1929年,红四军进驻古田,开了一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古田会议。会议在古田召开“古田会议”是他的俗称,他的学名叫做“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
50年代古田会议会址
廖式宗祠
古田会议会址原是廖式家族宗祠,始建于1848年,民国时曾为和声小学。据《廖氏武威郡闽杭上杭古田族谱》记载,古田廖氏是东汉初年廖扶的后代。廖扶即“卅一世扶公,字文起,号北郭先生,居平南,明经纬推算之术……诗书教授,风高北郭……”。 廖扶(即北郭先生)是一个诗书“教授”,风骨清奇,人品高如北郭(山名)。在1848年廖氏族人建宗祠时,为了感激先祖的恩泽,追忆先人艰难的衍播历程,特地用青石阴刻了一副对联:“万福攸同祥绵世彩,原泉有本派衍叉溪”;横批:“北郭风清”。大意是说,各种幸福都是先世的恩泽。廖氏宗祠于1917年大修后改为古田***所小学——和声小学。大门外墙增加了一幅对联:“学术仿西欧开弟子新知识,文章宗北郭振先生旧家风”这也是一种“家风”的传承。在社会制度和道德伦理、文化观念转型的紧要关头,廖氏族人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潮流,为了本族的长久生存,所作出的选择。既不能放弃传统文化,又要学习西洋文明,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廖氏宗祠被创办成“和声小学”,从而身具祀祖和教育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宗祠与学校的统一。
历史表明:“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德,一国兴德”“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风是连接家庭成员、社会和***的纽带,家是最小国,国是万千家。传统家风文化融合了治家治国的思想,沉淀了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当年廖氏先祖及古田先贤们胸中装着科技救国、富国强民的历史担当,装着民族文化与中华家族的传承,即使没有这次会议,从这座房子走出去的,从古田走出来的,必定也是千千万万为中华民族崛起而默默奉献的“红人”,这座房子怎能不红。历史没有如果,1929年12月28日,就是在这屋檐之下伴着熊熊炭火,解决了党和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问题。
90年来,人民解放军在古田会议精神的光芒照耀下,由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战胜了国内外强大的敌人,确保人民共和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文章参考:
[1].资料来源:新浪军事《古田家风》
[2].古田旅游《北郭风清——廖氏宗祠(万源祠)对联考释》
【古田红色基因传承基地培训中心闽红培训将秉承传承红色基因的信念为商会党建提供企业红色培训、企业党性教育、企业党员干部红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各类主题红色培训新闻动态, 宣传古田会议精神,才溪乡调查精神等红色精神。打造***性、公益性的民营企业理想信念教育基地。】